星期五, 九月 29, 2006

"理论上……"

我们经常会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话:理论上……。比如,我们的男足,在打平即可出现的时候,我们会说:理论上,我们男足出现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不过请注意,这句话并没有告诉你结果会怎样。人们在听到这样的话后,会对结果报有较大的期望值。不过,结果有时会让人们失望。

"TOM收购新浪 "这个话题,王雷雷 也告诉了人们"收购新浪理论上不可能 ",理由如下:
"理论上说,盛大曾是最大的网游公司,新浪是最大的门户网站,TOM在线是最大的无线网络公司,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有谁能够在两个或者三个领域同时出击,并且都占得前三甲?"

王雷雷并没有告诉我们结果究竟会是什么,因为他只有经营权,没有决策权。我倒是比较认同王冉这段话
"新浪、TOM、陈天桥三方一直都在接触,现在争议的不是收购价格问题,价格问题早已经谈好,而是审批问题。新浪是一个主流媒体,而TOM资本必竟是外资,这是TOM需要想办法跃过的门槛。"

需要注意的是,王冉在这段话里,没有用"理论上"这个字眼儿,而"理论上"的说法,往往下一句就会出现"但是……",而为数不少的人们,会相信"理论上"这样的话并报以很大的期望。睁大眼睛看看吧,去年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并购 ,理论上如何,结果呢?

收购与否,可能会有很多人关注,不过我更关注的是,接下来会有什么不同?

善用标准

一个企业的强大,除了要具备很好的管理水平,领先的科学技术、优秀的人才,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掌握标准 。这个标准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另一类则是没有准则和规定,大家却共同参照合作为依据参考的。前者就不用说了,都有具体的文本参照,而后者,却往往会造就一个巨无霸。

IM的先行者ICQ ,它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网络传呼机模式的标准,却没有让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QQ 继承了这种网络寻呼标准,并将这一标准大力推广和发展,成就了腾讯帝国。随后加入进来的MSN 也继承了网络寻呼标准,并自行定义了另一些标准,比如使用邮件登陆,侧重于熟人之间沟通,稳重的办公形式以及上下文衔接的聊天模式。慢慢的,这两者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成为了我们对于IM认知的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是属于第二类的。Google 成功了,它就成了搜索引擎行业的标准。简单的首页模式,它的广告系统,甚至Gmail 的营销方式,都成了一个个的标准。

一旦一个企业抓住了行业标准,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滚滚黄金。在中国,显然是QQ抓住了符合国人的IM标准,用户多数倾向于它,老马的口袋也就随之开始丰 厚,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中国,QQ是IM行业的标准,接下来的,是如何制造更多的标准和如何把握这些标准的问题。同样,老马如果创造了更多标准并逐一把 握,更多的利润还会继续尽收他的囊中。

李锋 聊天的时候,他说:微软的产品是让你的机器升级、升级再生级,而Google的产品则是让尽可能多的计算机使用。这是Google带给我们的一个标准,google.com自不必说,能上网的计算机都能够使用;Google TalkPicasa 都 很精致,且功能不俗。Gmail的病毒营销方式几乎已经成了各网站推广自己产品的必经之路,微软、Yahoo!等巨头也竞相模仿。甚至连Google常用 的Beta标识也成了标准,跟随而来的就不一一列举了。正是善用了这一个个的标准,加上自己独有的搜索技术,今天的Google成了互联网企业中的巨无 霸。

一个标准,或许可以轻易的复制,然而众多的标准却会令模仿者无从下手。看看今天的QQ,你还能说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工具吗?再看看现在的Google, 可以说,你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谁现在还能轻易的复制一个QQ或者Google出来,或者说,谁现在能够清楚的列出QQ或者Google里面存在多少非 正式的行业标准?

看看自己的产品,它里面有多少标准,你又要如何使用它们?

门户的转型问题

Yahoo! 率先告诉世人,做门户网站不仅可以拥有大量用户,还可以赚大把的美金。那个时代,是门户的时代。那个时代,能够在门户网站上面做广告的企业,都是挺牛的企业。那个时代,想要看新闻,去新浪搜狐 没有太大的分别。门户火了,它们的点击量成倍的往上涨,它们烧钱的速度非常快,他们的队伍开始迅速膨胀,甚至,他们开始对电子邮件服务收费。不长的光景,泡沫来了。

短信带来的利润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它几乎成了我们门户网站的救命草。随后,盛大 又告诉我们,游戏是非常赚钱的,网易腾讯 纷沓而至。再后来,Google 火了,于是,大家又开始重视搜索。这一大圈儿兜的有些辛苦,而随着Web2.0概念的升温,门户们开始郁闷了,我们到底算什么,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我们能把什么做大?看看那么点儿人创造的产品(Flickrdel.icio.usBloglines ),却很是在全世界互联网上风光了一把,而我们这么大的团队,却无法去兴风作浪。

门户网站应该转型了。现在的老网民看新闻,都会去新浪;网易也不再理会自己在三大门户中的排名,专心研发自己的产品;腾讯不管增加什么新业务,也不忘记自己手中的优势;就连Yahoo!也发布了自己的新网站系统。这些迹象都表明,门户需要转型。当然,转型也需要保持自己原有的优势,如果新浪放弃自己网络新闻老大的优势,而转去做游戏,就有点儿得不偿失了。

转型,并不意味着门户时代已经过去,也绝不是说互联网不需要门户网站。Google需要为用户提供内容 ,Yahoo!需要为用户提供内容,MSN 也同样需要为用户提供内容,只是各自有不同的形式而已。但是,一个门户一定需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新浪新闻 就有它的特点,很多内容只有在它的网站上才会有;网易的邮件是国内相对较好的,它也因此而拥有了大量用户,这也是它的特点。博客受用户的喜爱,新浪利用名人效应,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也是它的独到之处。总之,你要给用户一个去你那儿的理由。

门户也是由一个个产品,一个个频道和一个个的服务堆砌而成,其中的产品、频道和服务,就是吸引用户过去的根源。举个例子,一个喜欢Gmail 的用户,在使用搜索服务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想到Google,这就是产品带来的用户。如果这个用户不知道Google,而Gmail又并不是那么好用,那么他可能就会是其它搜索引擎的用户。同理,Gmail的出色表现,不仅会让用户首先选择使用Google,也同样会首先选择使用Google的其他产品和服务。

门户是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包含有大量的机器,大量的人,还有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其中的任何一环脱节,都有可能让它受损。不过,庞大并不是吸引用户过去的理由。在Yahoo!的新首页上,我就可以看到我的邮件、雅虎通好友在线情况、天气以及其它的信息,这样省得我要打开一个个窗口,再去关闭它们,而这些信息,只是在Yahoo!首页的一个不大的方框中。Yahoo!把庞大的东东放在了和我无关的地方,我看到的,只是那么一个小方框和方框中我需要的信息。Bloglines里面收录了上亿的文章,不过我要的,只是我的那部分 ,其它的,对我来说不仅庞大,而且无用,Bloglines把庞大的部分从我这里去掉了。再庞大的系统,在用户眼中,表现出的就是这么一点儿,做好了这一点儿,也就留住了这个用户。如果能让庞大的系统做好越多的点儿,那么这个庞大系统也就拥有了越多的用户。Google给用户看到的就是那么几十K,但这并不影响用户对它的喜爱甚至是信任,因为这几十K背后庞大的系统,能够满足众多用户的不同需求,在你敲完回车后,展现给你的,就是你需要的。这才用户喜欢的庞大系统,这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庞大系统。

现在,信息过载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是说门户们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不够全、不够多,而是太全、太多,以致我们有些招架不住了。门户们总是想让自己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这可能吗?一个只有放大功能,没有衰减功能的系统,注定是不完备的,其结果很可能是--崩溃 。SNS、BSP、IM,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不过,在门户网站上,它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已。

门户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而上面的问题,在搜索引擎中也同样存在。各大搜索引擎都在相互攀比谁收录的链接更多,用户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给出的结果往往几十上百万,用户哪儿有那么多功夫都看啊。准确地衰减,才是搜索引擎需要做的。

希望有一天,我随便登陆一个门户,就可以看到我想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庞大系统精心为我准备的。

关于《Eight Below》

在电脑或者碟机上看电影,总是会习惯行的将自己认为无聊或者烦琐的部分跳过去,很少有一部电影能让我耐着性子,从头看到尾一次快进都不用。不过《Eight Below》是这样一部影片,这部迪斯尼的大片,让我从头看到尾,没有快进过一次。看完影片,紧接着就去豆瓣看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我很赞同小花豹薰给这部电影的影评中的这样一段话:

然而它们等待了太久的时间,久得令它们在冰天雪地中只有默默的等,久得它无力挣脱而辞世,久得它在好不容易得来的片刻欢愉中失足黄泉。这是赌上了性命的。没有原因,无法言说,只因为它们的信任。它们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哪,想起它们清澈的眼睛,他们难道不会觉得舍弃它们的自己连狗都不如?!

影片中将人类和狗的感情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并且以狗的最终胜利结束。老Jack是忠诚的,以至于到死的时候,都不愿意挣脱锁链,它在等自己的主人回来;Max第一个挣脱锁链,拿回了被大风吹掉的旗子;Maya顺利的将博士和Jerry带回了营地。这些镜头不能不让人触动。

这是一部以爱为主线的电影,Jerry如果不爱自己的狗们,没有给它们倾入自己的心血,它们是不会在恶劣的天气中,把他和博士安全送回营地;麦克莱伦博士能够找到那块陨石,并安全返回,狗们救了他两次性命,在庆功会上,他没有想到它们,是他孩子床头的那幅画提醒了他,在孩子心中,狗们是救他爸爸的英雄,从而使得博士决定同Jerry一起重返南极;由于Jerry对狗们深刻的感情,让已经和他分手的Katie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让他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爱情。

那几只雪地狗才是真正让人感动的主角,即便是生命垂危,它们依然淘气的追逐极光。它们默契的配合,找寻食物,Max的大度和善良更是告诉人们,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团队的领袖。

影片从多方位进行了拍摄,空中、地面、海里,画面也非常漂亮。

再说两个看这部电影的理由:1.能在现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中,看到一片白茫茫的雪地,感觉会很凉快;2.如果你本来就喜欢狗,就更应该看了。

Notebook的"花样"

Windows 给了用户记事本,这个本子可以让用户把重要的文字和需要备份的文字用这个记事本保存下来,放在自己的计算机里。随后,微软又给了用户Office ,这里面的名堂就比记事本多了很多,文字、表格、幻灯片,都可以用Office制作和保存下来,这也是在用户自己的计算机里面。WritelyGoogle Notebook 把Office和记事本网络化了,把用户的重要文字、需要备份的资料保存到了服务器上。以前,那些你自己计算机里面的资料,就必须在你自己的计算机上面才能找到,现在,你可以在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找到你那些资料。

Google Notebook在昨天发布了,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私人网络记事本(如果愿意,你也可以把它公开),可以把它当作你的书签,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你的书摘、图摘或者Blog。把Windows的记事本网络化以后,Google的用户得到了这样一个Google式的记事本。Google Notebook在功能和作用上,显然不如Writely那么强大,可以说,记事本的功能和Writely重复了,因为在Writely里面,你也可以有 自己的Notebook,也可以选择公开它们或者只让自己看,在书写Notebook的时候,Writely提供给用户的功能远远大于Notebook。 但是,当你把Google Notebook当作一个书摘或者图摘的时候,显然它要更方便一些。

http://www.google.com/notebook/user/15779325077974520021,这是我的Google Notebook的访问地址,不同的用户,后面那个20位的数字应该会有所不同,这里列出了用户所有建立的Notebook。 http://www.google.com/notebook/
public/15779325077974520021/BDTncIgoQ6LLY_rMh,这个地址,则是我公开的Notebook内容。 Google没有考虑让用户把Notebook当作Blog来使用,因为后面的那个20位数字可不是轻易能够记住的,而且,页面上也没有提供RSS地址。 如果Google把Notebook融入Gmail中,这将是草稿的另一种保存方式,既然是Notebook,融入后,我想应该加上邮件提醒功能,你总不想把事情记录下来,而得不到提醒吧?

上面我说的是Notebook可以当作图摘来使用,可如果要把它当作相册,并不合适,因为这里不能上传文件。Google没有忘记为用户提供Edit和Delete功能,把鼠标停留在一个Note上面,右上角会出现这两个功能按钮。

Google已经推出了很多服务,赢得了很多Fans。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得到一个Google的二级域名,一个真正属于我的Google的二级域 名,比如:http://www.google.com/gongliang,或者http: //www.google.com/harlemgong@gmail.com。在Google Page Creator 推出的时候,我感觉挺高兴的,因为我有了一个Googlepages的二级域名 。这次Google Notebook给用户的仅仅是个ID为20位数字的四级域名,让我有点失望,Google Calendar 至少还给了我们一个挺个性的RSS。

其实还可以再大胆些,Webnote 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留言本,一个二级域名和一个RSS地址,为什么Google Notebook不这么做呢?公开就意味着可以和其他用户交流,不过Notebook这样的产品,还不具备这样的品质,甚至刚才在"all public notebooks"搜索,得到的结果还是"Search will be available in a few days",这只能让我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一个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已经几天滴水未进的人,对他来说,水无疑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个时候给他100万,也无法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一款好的产品,就像水一样,能够给干涸的互联网带来生机,100万却未必能够。当然,如果你能带给互联网百万首页 这样既有水又有钱的美事儿,哥们儿一定给你捧场。

怎么制造

匈牙利人创造了Intel ,俄罗斯人创造了Google ,中国人带来了Yahoo! ,不过,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打上了US的标志。老美的确善于利用别人的脑袋,来为自己增加一个个国际级的巨头公司。

我不能说我们的新浪、搜狐等门户不好,不过它们还是在走Yahoo!的路,那种千篇一律的门户格式,不同的是,我们的门户首页更长,内容更丰富,广告会动,还有一些老军医的小广告夹杂其中。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摆在那里,雷打不动。

现在,门户网站的鼻祖Yahoo!(英文)启用了新设计的首页系统(12 )。Yahoo!在中国走的并不顺心,远没有英文Yahoo!的影响力大,不过,一些指标还是能够说明它的实力和霸主地位。从收购Flickrdel.icio.us ,到现在Yahoo!开始更改首页,似乎它已经决定要"另谋出路"了。不能不说Yahoo!这次改版,和现在的三足鼎立没有关系,起码,原来的微软和自己的领域并没有太大的冲突,现在冒出来个Google ,步步紧逼。

新浪更换CEO,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为感觉到了压力,不过除了推出Blog,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举措,也许新浪还没有Yahoo! 那样的魄力,也对,本来是老大,改版后,再变成老二,让人笑话。

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收购Flickr和del.icio.us的是Yahoo! ,而不是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还是我们觉得它们不够好,或许也有其它原因。收购过来,也只是让那个US变成China,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再进一步思考一下,为什么Flickr和del.icio.us是别人制造的,而不是我们。我们在做的,只是模仿和复制。现在,也许我们还想不到下一个Flickr和del.icio.us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别人想到了吗?

找到所有你在Flickr的图片

Flickr是众多网络相册中的佼佼者,不过对于免费用户来说,200张图片有点少。比如,你是Flickr的免费用户,在Flickr上面存储了260张图片,那么抱歉,Flickr只为你显示出200张图片,其余的图片,Flickr并没有删除那60张图片,但你却看不到了。

上周和米随随在Gtalk上面聊天,说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今天早上,他给了我回复,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你所有在Flickr上面的图片。在左上角"User Infomation"那个框里面,输入你在Flickr上的昵称,然后Search,就会看到所有你在Flickr上面保存的图片。这个缩写为LfVr的网站,让我找到了我在海南的照片,很是让我高兴了一下。

现在,不必再为免费用户那200张图片的限制而担心了,LfVr可以帮我们找到所有的图片。

btw: Somesai的Flickr很不错,那里面清楚地记载着她和大熊猫的分分秒秒。

垃圾如是说

走在路上,时不时地会碰上发传单的,人越多、越拥挤的道路上,发传单的越多,而且,传单的纸张和印刷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的传单"专用纸"发展到现在的铜板纸,从原来单面的黑色印刷字发展到今天的彩色双面,这些"垃圾"也在进行着"进化"。

之所以说这些传单是垃圾,因为大多数路人都不想或不愿要,有的不忍拒绝,有的碍于面子,剩下的干脆当作没看见。接着,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事儿,在那些发传单人的附近,有个老头儿,拿了一个挺大的塑料袋,向手中拿着传单的人索要,要过来就顺手装入塑料袋中。估计他是用来卖给收破烂的。

不知道垃圾制造者们看到这个现象,会有什么感想?

轨迹

del.icio.us是轨迹的记录,各种各样的Tag,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的记录者所记录的内容。今天,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功能,your network,这是记录轨迹的SNS,它甚至可以让你在记录某个轨迹的时候,选择for:somebody。比如,你在网上看到了一束非常漂亮的玫瑰,那么,你完全可以把它for你的GF或者LP。这个功能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e-mail,比如,我要把一些信息for Loadmemory,通过del.icio.us完全可以马上就实现,而不是登陆邮箱给他发邮件。前提是,Loadmemory在del.icio.us上面注册过。不过,这会不会是spam的另一种形式?

轨迹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一个物体的轨迹,人生的轨迹等,这些都属于轨迹的范畴。

如果你的blog每一篇帖子都是你的原创,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这个blog就会成为你某项轨迹的一部分。比如,我喜欢互联网,那么, 我的blog就会是我的网络轨迹的一部分。之所以说它是一部分,是因为blog不会完全记录一个人所有的一切,总会有遗漏。

当你轨迹的抛物线足够大,就会足够大的延伸你的人际关系,使你从中受益,比如在blog上面投放广告,就能让blogger获益。

轨迹有时候需要记录,有时候不需要, 凡存在过的必留下痕迹,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控制这个轨迹和这个记录。

孩子是无辜的

名字可以是一个人的标识,用以区别张三和李四;名字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的标识,用以区别IBMHP。有的名字大方好听,有的名字则怪诞且酷,不过名字仅仅只是个标识,靠这个标识而改变命运的例子少之又少。

如果你看过水浒,就会知道梁山的军师叫吴用,这个名字不算大方好听,也不算怪诞且酷,不过他仍旧能够当上梁山的大军师; 微软这个名字对于一个靠软件发家的企业来说,并不算好,最多只能算得上怪诞,和雅虎这个又酷又炫的名字没法比,不过就是这个标识,30年来一直占据着全球IT业的第一把交椅。

这几年互联网的新宠Google前一段时间也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 - 谷歌,很多blog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也有人对此进行了强烈的反对。看来一个名字也能够"引发血案"。正所谓众口难调,在这个网站上,截至目前,得票最多的Google中文名字为"狗狗",我猜Google不能同意。而"让你联想起…"那部分中的一些内容,就有点儿过了。吴用难道会因为自己的名字难听就去撞墙?微软因为这个怪诞的名字就不去坐头把交椅?都不会,吴用还是梁山的那个大军师,微软现在也还坐在头把交椅上。别人孩子的名字,也要得到你的同意才行?这好像有点儿说不过去吧。

反过来看,这个名字叫做NoGuge的网站上面列出了几十个"帮助"Google起的中文名字,用哪个不用哪个暂且不去说,首先要问的是,你征得人家的同意了吗?这就注定了这次"帮助"是"强奸"性质的。真要是人家较起劲,吃亏的人恐怕会是你。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如此这般攻击你的名字,你和你家老爷子恐怕早就火了。

就是一个名字,一个标识,人家费心思起的名字,不喜欢不尊重起码咱也别伤害别人,套用一句大家挺熟悉的话来说:孩子是无辜的。

游戏要像qq那样

我玩游戏,局域网的和互联网的都玩。不过我对游戏并不上瘾,一款游戏在我这儿的生命周期最多只有7天。并不是我抵触它们,而是它们实在无法让我玩到第8天。看看现在的游戏,大多已经开始按照一种模式进行,练级、打装备,还有就是来来回回在游戏里的那张地图中来来回回的跑。如果不幸点儿背,帐号被盗,那种哭天喊地撕心裂肺的痛苦准会让你把游戏商的祖宗十几代历数一遍。我一个朋友把玩了两年多的帐号卖给了一个广东的学生,8k多银子,算下来不赔不赚,其实他赔进去的已经太多,可能唯一没有怎么受损失的,就只有money了。

我用qq,即便是在n个抵触使用qq的人面前,我依然会说我用qq。qq占内存、弹广告、容易让计算机感染病毒,可9年来,我一直在用它。开始是因为网络里中文im仅此一个,加上好奇,就用了。后来是因为舍不掉里面的朋友,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儿就是登录qq。再后来,里面的同学、朋友等一大堆人,更是无法舍弃的,于是,"9年qq"已经成了我长这么大坚持使用过的最长纪录,而我用它,无非就是交友、聊天、传文件,仅此而已。

中国的互联网是娱乐性的,盛大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娱乐性中的利益,不过到今天,游戏商也没有战胜"交友、聊天、传文件"这三个互联网应用相对原始的功能。一些玩游戏的朋友抱怨,游戏里的人比怪多,刚看到一个,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一些网络游戏代练公司往往会选择国外服务器,因为在那里打到装备和金币的几率会高很多。

开发一个游戏的成本远比开发一个im的成本高,可是看看自己的网络轨迹,你会发现我们还是用im的时间多些。qq的用户现在已经有4亿了,相信这个数字仍旧会继续快速增长。用户越多,就越有吸引力。qq是这样,游戏也是这样。用户增多,它们都会面临增加服务器、增加带宽、增加功能等压力。不过qq却占了很大的便宜,比如,不会像游戏对网速的要求那么严格,不会像游戏那样对机器配置要求较高,用9年qq和玩9年游戏所用的花销。而这些优势,是游戏的天生缺陷。很多人能够轻易的坚持用qq,却不能坚持玩游戏,一方面,对游戏画面、音乐等已经厌倦,你可以试试把一首曲子持续听9年,看你是不是会厌烦,而qq则不同,即便是每天都对着同样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话题;另一方面,现在的网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两者中,qq显然和我们的生活更息息相关一些。

对于游戏,大部分家长和老师是持反对或保留意见的,游戏和qq的用户中,大部分都是学生,如果说这两者和学习能沾点边儿的,恐怕还是qq,至少它的语音功能,可以节省一些电话费。

盛大把自己的游戏免费,好像也不能唤醒自己在纳斯达克沉睡的股票。qq推出了n多收费服务,虽然是在一片抱怨声中,却换回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游戏是要像qq那样,带着用户的爱与恨,一步一步地继续向前走。

希望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在feedburner烧制的feed,在gougou那里不显示更新。这个刚"出道"时被我一度看好的中文rss阅读器,总是小毛病不断。为了使用方便,我特意在firefox上安装了 bloglines toolkit,bloglines虽然慢点,不过慢点稳当,也好顺便磨磨我的性子。

直到用bloglines看到了抓虾,还有老白给它的评价,才又让我把对gougou的期望转移到了这只虾身上。

导入速度快,是抓虾的一大特点,当然,这也可能是它目前的用户数量少所致。界面不错,这就好比高速路,总要在一定距离的时候设计个弯道,以此避免司机犯困,过百上千的feeds,用户在抓虾这样清凉醒目的界面下阅读,估计犯困的几率要低一些。

我总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从小就是这样,对于rss阅读器,尤其是中文版的,也是一路试用过来。在试用了抓虾之后,就把我在bloglines的fees 包括目录通过opml导入过来了。唯一感觉欠缺的,是左边的目录栏没有滚动条,在阅读的时候,感觉不方便。"推荐它"和"我要收藏"老白的文章有说明,这里我就不说了,总之一句话,很好用。

gougou推出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了中文rss阅读器的希望,操作方便、速度快。抓虾在中文rss阅读器中,率先提供了"推荐它"和"我要收藏"。以后,一定还会有更多贴心的服务相继推出,因为中文rss阅读器才刚起步,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功能很多。

共享自己订阅的feeds,是用户贡献内容的一种方式;为用户推荐好的文章,也是用户贡献内容的一种方式;把自己收藏的内容共享,同样是用户贡献内容的一种方式。这三种方式的结合,就是抓虾要做的2.0模式,尽最大可能让用户主动共享自己的内容,抓虾会让用户的虚荣心得以满足 。


就像未完成说的,在线RSS阅读器的竞争关键还在于长期运营能力 ,希望抓虾能在众多小虾的支持和鼓励下,走的远些。

一个名字的意义

昨天,google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 - 谷歌。有人把这个名字解释为"山谷之歌",在我的bloglines里面还看到很多blogger都这么释义。我实在不知道山谷之歌和搜索引擎之间有什么联系,所以,我更认同另一种释义 - 丰收之歌,用诗意的方式寓意了丰富多彩的搜索体验,因为用户搜索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

google的中文名字此前一直有很多叫法,比如,古狗、狗狗等。根据google的发音,我喜欢古狗的叫法,不过显然google不喜欢,所以,现在有了谷歌。在我们中文搜索引擎的名称列表中,有百度、爱问、搜狗,现在,又多了一个谷歌。至少在今天,这个词还没有进入我的搜索引擎名称列表中,可能是不大让我认同的缘故,即便我强迫自己把它想作丰收之歌,诗意太足了,有时并不是好事儿,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

听说这场发布会还办得挺热闹,好像新片发布一般。这和google一贯的风格有些出入,blog中的谷歌狂风倒是和往常一样,很是刮了一通。看情况,google是很重视这个发布会,重要的官员全都来了,不过,我反倒有些不习惯了,感觉像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出生,起了个自认为很好的名字,铜臭味儿十足的请来一大拨人助兴。我更喜欢偶尔打开google.cn,看到谷歌这两个字时带给我的一份惊喜。

谷歌这个名字的诞生,远不会像gmail为google带来那么多的铁杆fans。谷歌这个名字也未必会有百度这两个字的认同度高,而这场发布会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记住谷歌这个名字。我是没有心情去记住这个名字的,因为对我来说,多余。或者,你觉得有了 hao123,不再需要什么了。不过这场发布会证明,google很重视这个名字的对外公布,请注意,是很注意。知道了谷歌这个名字,有多少人能拼出google?google.cn推出有些日子了,记忆中我只登陆过2、3次,这个中文域名对我来说,也显得有点多余。

听说,谷歌的国内英文域名valleysong.cn还在发布会当天 被抢注了,呵呵,还真是热闹。

bubbleshare - 分享你的故事

bubbleshare 是一个"beta类型 "的网站,"yours photos+your vioce=your story"是它的标语。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相册,和flickr不同的是,bubbleshare并不限制免费用户的照片数量,只是将一年作为一个时间限制,第二年,你可以重新载入你的相册,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使用一年。

bubbleshare的照片共享方式有些特别,并没有提供给用户二级域名,而是采用另外两种方式:

1.用email地址作为邀请朋友观看照片的方式;
2.将相册共享到你的网站或者blog。

其中,第二种共享方式挺不错。比如,你有一个主题的相册,你可以只把它共享。

在bubbleshare,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不同的社团

bubbleshare的每一个相册,都是用一个播放框的形式展现,点play,该相册内的所有图片,就会以幻灯片的方式供读者欣赏。

spell with flickr - 在flickr里面找字母图片

spell with flickr ,这是kastner 写的一个小程序,在网页的"type here"处写下字母,然后回车,spell with flickr就会迅速的为你在flickr 中找到含有这些字母的图片。比如,我输入"google",得到下面的图片:

G O W-OOF! 30 cutler / / yoga\ L E

在图片的下方,是每一张图片在flickr中的地址,上面的图片,我就是直接把网站给出的html代码复制过来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懒人,可以直接在http://metaatem.net/words/后面加上字母,然后回车。比如上面的google,可以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http://metaatem.net/words/google,然后回车,刷新后,你会看到另一个google字样的图片。

G O O G Letter L E

转移产生的变化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用来表述互联网的特点,再恰当不过了。从officewritely ,从web1.0到web2.0 ,从桌面到网络,这些都是变化。其实这些都是转移产生的变化。 pc版的office,让我们的排版、编辑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那个时候,计算机用户基本上都是在使用单机,最多就是在局域网内共享文档。现在, office可能依然重要,不过我却在经常使用web版的writely,不管是否在我的计算机上,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我就可以随时查找我的文档,而 且,我还可以把我的文档共享给全世界的网民,writely的功能完全满足我的使用需求。

互联网已经到了要"网罗天下"的时候,通讯设备能上网,无线上网等等,只要你能够接入互联网,就和使用你自己的计算机没有太大区别,这就足以让用户转移。rss feeds 保存在网络上,如果不放心,你还可以用多个rss阅读器 备份你的feeds,这样一来,只要在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你就可以看到你所需要的信息,而你的个人计算机上,已经不需要保存这些feeds了。当 我们的资料(包括个人资料)都可以安全的放在网络服务器上,自己的计算机还需要那么大的硬盘吗?从单机到互联网,从个人计算机备份到网络备份,这就是转移 带来的好处。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真正网络化 的样子,听歌曲,可以直接在网站上听;看电影可以通过vod点播;im也可以在邮箱里运行 。剩下还没有实现的,相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网络现在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信息基地,接下来,是让这个基地更加丰富,更加完好,让更多的人知道怎么用它为我们提供方便。有人已经提出了"我们还需要浏览器吗? "的问题,这也将是一个大的转移,转移之后,会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网络体验。

feedburner让用户方便的离开 ,让我们看到了真正web2.0的精髓所在,这种转移是我们需要的,更是整个互联网需要的。不过,这种尊重用户的转移,我并没有看到几个,相反,却更多的 看到哄抢。原因很简单,做一个好的网站很难,用一些不上台面的手段抢夺,却很容易,这些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用户转移是迟早的事儿。打个比方,im在网络 中的应用很广泛,而im用户最期望的,就是各个im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等各个im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之后,谁还能锁住用户呢?那个时候,用户转移是完全自 愿的,没有人能够干预,如果谁不愿意为用户提供这个转移,无疑只有死路一条。

转移能够带给用户便利,能够让整个网络进步,为什么我们不让它快一点,再快一点呢?

看看你的web2.0指数

official web2.0 certifyr(beta) 能够根据网站的类型、主题和内容,为用户测试出网站的web2.0指数。 你需要做的,是输入网站的地址,网站的类型,网站涵盖的内容范围,以及你勾选出的网站的一些具体应用,然后get certified,它就会为你测试出该网站的web2.0指数。official web2.0 certifyr还提供了代码,让用户可以将这个橘红色的图标放置在自己的网站上。

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测试,因为它并不能够真正根据网站的具体内容进行测试。比如,你可以只更改网站地址,然后测试,会发现测试结果完全相同。不过,这个 思路是可以参考的。看一个网站的web2.0指数,实际上就是在看网站构架者的web2.0指数,看用户对这个网站是否2.0的认可,以及网站对 web2.0的影响力和贡献,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得到的指数。

web2.0的传播方式

web2.0 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儿了,随着这个词儿的热度越来越高,web2.0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有人还为它们做了个logo大集合flickrbloglines 等网站成了web2.0的代表,beta图标 也成了它们的"标配"。如果你稍加注意,会发现它们的传播方式也和web1.0网站有了些区别。

首先,它们的注册方式发生了变化(这里只说有变化的方面),看重邮件地址是其中一个重要改变。以往的bbs、通行证,都是以用户注册id为识别标准,现在,这个id从原来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变为了邮件地址。gmail 的邀请方式也被广泛采用,有些网站,用户如果想要使用它的服务,就要留下自己的邮件地址,等候网站为自己发放邀请,在得到邀请后,才能够使用他们的服务。

blog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web2.0网站上,俨然已经成了网站的一个重要窗口,flickr有网站的官方blog ,而google更加重视blog,专门开办了google黑板报 。flickr在众多blog中被应用,也被众多的blogger传播着。google的每个新产品刚显端倪,就已经被blogger在blog上面大片 大片的传播,"繁荣昌盛"的程度绝对不亚于门户。web2.0网站会通过自己的blog,把自己的员工、服务、产品和文化介绍给用户,同时网站最新推出的 服务也会在这里介绍给用户。

伴随着blog的出现,rss 也成了web2.0的传播途径,网站提供给用户可订阅的内容也越来越多。blog、flickr、del.icio.us 等都可以通过rss进行订阅。

这些传播的途径越多、越广,web2.0就越容易被更多的人知道,也就越容易被用户使用、认可。这是一个挺良性的循环,email、blog、 rss,这些都是近乎免费的传播途径,而web2.0也很愿意用自己更好的服务回报用户。web2.0的这几种传播方式,也是2.0的,由用户来主动提供 传播,2.0网站甚至不需要花钱去门户网站上面做广告,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多了大把忠实用户,而它们自身,总是默默的在那儿辛勤耕耘着。

可以都是广告

互联网的商业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由广告驱动的web的商业化 。就整个web而言,它们可以都是广告。就拿google 来说,用户通过关键字搜索出来的结果,本身就是一个个的广告,这些结果和google adwords 的区别是,一个免费,一个付费;一个处于搜索结果列表中,一个处于"广告位置"。而处于搜索结果列表中的,用户未必不会看,处于广告位置的,用户未必会 看。搜索结果本身就是一个个的广告。如果你的网站还没有被google到,相信你会挺着急,因为你被一个大的广告聚集地留在了门外。

搜索结果是广告,同样的,用户输入的关键字也是一个个的活广告,每时、每分、每秒的告知google,这一刻,用户最关心什么。这样,用户和google 已经就广告问题,产生了互动,google提供给用户全面的广告,用户反馈给google自己关心的广告信息。如此一来一往,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google不会因为谁出的钱多,就把谁放在前面,这些,都是靠用户的点击率产生的顺序,也就是说,你的网站越受用户关注,你的排名就会越靠前。相应的, 如果你的网站在google的排名靠前,说明你的广告做得比较好。

可能有人会问,像flickr 这样出色的网站,也是广告吗?它其实就是网络相册 的广告,flickr被作为网络相册的标志,众多网络相册服务提供商都在模仿、研究flickr,为的是能够超越它。也许在你发现flickr之前,网络 相册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不过在使用了它的各项功能之后,相信你会喜欢它,喜欢这个网络相册的广告。flickr的这部广告,让大家看到了 web2.0时代真正的网络相册,让大家看到了几乎所有与图片相关的功能和服务,都在这部广告中出现。

blog 也是广告,每一个blogger 是他自己blog的导演,并想方设法的让大家知道,把自己的blog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而blog上面,也不乏会出现广告,比如,你用的是feedburner 烧制的rss feed ,那么,你就在为feedburner做广告;blogroll 是在为其他blog做广告;有的blogger则更直接,将广告 放置在页面上,并以此作为收入来源。有的网站干脆和blogger签订协议,在blogger的blog上面投放广告,借此为自己带来流量和一些效用。

yahoo! 同样是广告,提供新闻、电邮、im等服务,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yahoo!,在这一点上,yahoo!和可口可乐 没有什么区别。在yahoo!在互联网中的认知程度足够高的时候,在它上面投放的广告,足够为广告商起到宣传效果。yahoo!的影响力越大,就越是一个大的广告基地,其它门户也是如此。

在web中,你还能找到一个不是广告的例子吗?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它们可以都是广告。

read.io - podcast帮手

read.io是一个还在内部测试中的网站,右边是它网站最中央的图片,可以看出它是和Blog有关的。在read.io的上方,写着"you blog it,we cast it"。整个图片,左边是文字性的Blog,右边是个听筒,基本上,可以让用户明白,通过read.io,可以将自己的Blog cast成podcast。

相信read.io提供的这项服务是众多朋友希望得到的,不过由于它还在测试,所以,如果希望提前使用到它的服务,可以在网站上写下自己的邮件地址。

read.io这样描述了自己的功能:

read.io takes your weblog entries via your RSS feed, automagically converts your posts into spoken words and gives you back your very own podcast.
通过你的RSS feed,read.io能够让你的Blog,自动转换你的帖子为会讲话的文字,并且让你的podcast非常个性。
目前,blog的数量远远大于podcast,而read.io的这项服务无疑将大大增强blog与podcast之间的联系,让它们相辅相成。可能将来的某一天,你打开bloglines,只需打开电脑音箱或者戴上耳机,就能够听到你所订阅的blog内容,这真得很棒!

先表扬,还是先批评

对于员工,要先表扬,后批评;对于自己,要先批评,后表扬(或者不表扬)。

"对待朋友,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冬天般的残酷。"这是雷锋同志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用这句话来衡量员工和自己,员工是朋友,而自己则成了敌人,其实这也并不矛盾,因为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对于一个好的网站,大家都会蜂拥而至,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奖它的好处、优点,而对于缺点,好像很少有人说,或者说了,也不是像"冬天"那样。这样可能会产生 的后果,就是网站的经营者被喜悦冲昏了头脑,死死记住那些好处和优点,早早忘记那些缺点,很有希望的网站就此开始了大幅度的原地踏步。原因是,我们只记得 表扬,而忘了批评;表扬说得太多,批评只字带过。这个好的网站原本是朋友,后来变成了敌人。

对于一个普通的网站,即使你走过、路过,也可能会错过,因为它太普通。很少有人说它好,却有不少人说它不好,说它不好的人,用的是像"冬天"那样的口气。 这样可能会产生的后果,就是网站的经营者彻底丧失了斗志,取而代之的是放弃或者"送人"。这个普通的网站原本是敌人,后来就更加敌人了。还有一种可能,就 是网站的经营者吸取了教训,听取了别人的建议,通过转型、自身努力等方式,把这个网站变好了,可由于第一印象差,你也已经想不起它了。

能够成长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网站,真是不容易,要把它变成朋友还是敌人,你说了算。


不就是一个链接的事儿吗

刚发完这篇帖子 的时候,就到网页上去看(我不大习惯在编辑框里面看文字),发现"网络书签"并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交代,如果读者知道就没事儿,如果不知道呢?于是就准备给这四个字做个解释说明,可自个儿脑袋里的墨水毕竟有限,后来干脆给这四个字加了个链接 ,这下好了,通过这个链接,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什么是网络书签,还能够结合具体的网站更进一步的了解网络书签,这多简单啊,读者明白了,文章简洁了,我也省事儿了。这些,一个链接就能全部搞定。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比如我这里Blogroll 中的交换链接的原则 ,就是用了一个链接,很容易的就放在这里了。人家写得好,你也愿意用,这两者之间靠一个链接就可以联系起来,既尊重了原作者,也满足了自己的使用需求,您 瞧瞧用链接多方便。这么说,不是说没有人能写出更好的,而是说这么来得方便。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信任的问题,我信任老K,所以,我可以放心的使用他的 "成果"。

上面说得都挺小、挺具体,下面就来说点儿大的。搜索引擎靠什么"有容乃大"?Google里面装的没有多少是它自己的,绝大部分都是别人的,但这并不妨碍 用户使用,因为这些信息和资料,都是通过链接的方式提供给用户的。比如,这里一直在说链接,你可以到Google上面搜索"什么是链接",并得到这个结果 ,还有24,400,000个搜索结果通过链接呈现出来。可以这么说,是众多的链接地址堆砌了搜索引擎的成功。

链接,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共享。从局域网到互联网,网络带给人们最大的好处,就是资源共享。继续拿搜索引擎来举例,在Google和Baidu上搜索"什么是链接",结果中会有重复 ,这个重复可能会在其它搜索引擎中继续出现。一方面,网站能被更多的搜索引擎索引,就有机会带来更多的流量;另一方面,网站自身也希望自己的链接地址共 享,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自己。搜索引擎不会放弃索引任何一个链接的机会,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资料库,除非你不想让它搜索到你。

写Blog,我们经常都需要为一些关键字、数据等加上链接,有时候,人名也会被加上链接,这些都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它们(他们、她们)。别人把链接共享给你,你也可以把链接共享给别人,这一来一回,不就是一个链接的事儿吗。

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你自己

原话是列侬说的: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这个题目,是站在用户角度说的,而且做了点儿变更。

互联网的用户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能力改变互联网,我想这很少一部分人,不用我说,大家也都心中有数(这很少一部分人,也属于互联网用户),从这个角度讲,互联网的发展,也是互联网用户的发展;互联网的提高,也是互联网用户的提高。

我是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更关心互联网的新应用、新概念。比如网络书签,我喜欢del.icio.us ,因为它开放、简洁,能够获得多方位的支持,还因为它为用户提供了删除账户的功能。在没有搭建这里,而Blogger 的blogspot无法访问的时候,我用MSN Spaces ,虽然它不足够开放,但至少也为用户提供了删除账户功能,还有它强大的后盾、出色的功能以及庞大的用户数量,这些足以证明它的出色。Feedburner 更是为用户推出了搬出功能 ,让用户能更方便的离开。它们没有改变别人,在改变自己,而这些改变,让它们赢得了用户。我改变不了书签、BSP和RSS,不过我可以改变我自己,让自己成为它们的用户。

网站是这样,用户也是这样。如今,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服务层出不穷,作为用户,肯定会挑选其中自己认为最好的服务来使用。电子邮件是互联网最广泛的应用之一,而在这其中,免费的电子邮件用户群是最大的,你要收费了,我可以马上重新申请一个,不费什么事儿;我认为你的邮箱中垃圾邮件过多,弹出窗口过多,广告过多,我也可以用别家的电子邮件服务。原因很简单,就是"你已经不适合我了"。对于搜索引擎,用户更可以无成本转移 ,使用适合自己的。

回到前面的话题,在新应用、新概念的前提下,开放、简洁和删除账户是我比较看重的。比如,都是网络书签,看谁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更多,谁更开放、简洁,谁允 许用户删除账户,我就使用谁,del.icio.us能够满足我对书签服务的要求,我就用它。之所以要提出删除账户功能,是因为这可能会牵扯到用户的个人隐私,那么,在我不想继续使用书签服务的时候(或者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我就会删除我的账户信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说到这儿,针对网络书签,想赞 del.icio.us一个,因为它还为用户提供了导出功能,在你有了其它选择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在这里的信息全部导出,让你"毫发无损"的从这里离开, 并带走你想要带走的东西。作为del.icio.us的一个用户,你不用改变它,它会主动为你改变,你还会离开它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这样不会让自己提高。换个方式,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就能发现问题出在哪儿了。

明天的互联网

记得在某国内知名品牌的一个广告中,一名小女孩儿问了一句这样的话:"明天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的确是应该问这样的话,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的发展速度下,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更应该这样问。每天,都会有很多新、奇、特、好的网站涌现出来;每天,也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挑选。那么,明天的互联网,会 是更多的网站和网络应用出现,还是什么?在你第一次看到Yahoo! 的时候,你想,也许这就是明天的互联网,那么,在你第一眼看见Google 的时候,你会怎么想?现在我们知道Google了,那么,在Google之后的互联网会是什么,会是另一种搜索引擎,还是什么?

Yahoo!是全球第一代的门户网站,它在全球建立了多种语言版本的门户,为用户提供新闻、电子邮件等免费服务。随后,我们国内也有了三大门户 。相同的是,它们都以广告收入为主。这里的广告,是贴在这些门户的网页上。那个时候的电子邮件容量,是遵照Yahoo!的8M为准,不过,是否应该收费, 也闹出了一些风波;利用邮箱容量的大小,作为吸引用户的方法,中间也曾经动摇过。Google的广告也是贴在自己的网页上,不过是文字和相对搜索结果给出 的,相比前面的广告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收费方式上,也有了改进,用户点击,商家才掏钱。电子邮件,Google更是当仁不让,第一个推出了G级容量 的免费电邮,而且是非常好用的。这些,让我们看到了相对那个时候,明天的互联网的样子。

那个时候,查阅信息,基本都是通过某个门户的搜索或分类来查找。Google改变了这些,让点击率成为了依据,而不是某个门户网站。随着上网用户数量的激 增,用户所需的信息量也成倍增长,于是,以个人为单位的Blog出现了,在搜索引擎中找到的信息中,个人Blog排名靠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当然,这 并不是说个人Blog已经超越了门户,而是针对一些用户的具体需求,很多小的细节信息在Blog中产生出来,这些细节,门户网站显得精力有限,现在全球上 亿个Blog,相信,它们对信息的采集和发布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门户。相应的,把这些零散的Blog串起来的RSS应用浮现出来,可以让用户把这些繁杂 的"小门户"串入一个窗口,利用RSS阅读器 来查看。从当时依赖门户网站的信息到现在的门户与Blog结合,相对于当时的门户时代,搜索、Blog、RSS让我们的查询一步步细化,已经到了能够接触到具体的人了。昨天,我们的信息来源是网络另一端的门户,今天,我们通过网络可以有机会接触到真实存在的人。

互联网是存在娱乐性的,而且,含量还不小,看一看周围网吧里面的顾客,就会明白,谁愿意整天对着机器学习、工作呢?就是现在的Blogger,也会时不时的来点游戏 点缀。可能很多人当年都玩过《仙剑 》,而现在的《仙剑 》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的网络,也不仅仅是电脑游戏了,你可以通过网络看电视,可以在网络上开商店,可以在线听歌曲……。记得有一次朋友问了个问题,计算 机和网络能干什么,回答说除了你家的冰箱、空调、燃气灶,剩下的几乎都可以用它们代替。这句话虽然说的夸张了些,不过却是现在网络的真实"写照",互联网 的触角,已经越来越多的触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娱乐,只是一部分。看看我们的工作、生活等其它方面,你就会明白。

关于互联网是应该依赖自己还是依赖合作 ,我想,这些都是相对的,完全靠自己还是完全靠合作,都各有利弊。依赖自己还是依赖合作,需要在适合的时间找到适合的方法,而这些,都是为了让企业更好, 让用户更好,让互联网更好。明天的互联网,用户将会有最简单的操作界面,获得最全面的服务,而让这些实现,需要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共同努力,明天的互联网, 仍旧是企业、用户的,是每个人的助手、老师和朋友;明天的互联网,不会再是泡沫,而是世界经济的催化剂和推动剂。

Google的道

WritelyGoogle 收购,给这个不容易被人记起的网站注入了吸引剂,一时间,Writely邀请开始满天飞。我去年注册了Writely,使用Gmail 作为我的登陆ID,不过注册后,从来都没有用它发布过Blog,因为之前我使用的MSN Spaces 并不被Writely支持。不过现在,我可以用它来发布我的Blog了。

随着Web 2.0 的概念越来越大众化,许多很好的网站注册开始使用BloglinesFlickr 式的"2.0注册",就是用E-mail作为ID。Gmail的发布在这之前,良好的口碑使得Gmail让用过它的人一路追捧,一路帮它散发邀请。从我开 始使用Gmail的时候,它就已经变成了我最常用的邮箱,我注册Bloglines、Flickr、Writely,都在使用Gmail作为我的ID, Gmail已经成为我最重要的ID标识。

我刚才试着搜索了一下"Writely邀请",Gfans的Google Group 排在第一位。比如你需要Writely邀请,一般会通过搜索来寻找,而你所需要的邀请,一般会在Google Groups 、Blog等地方出现,而Google早已经为这些需求打好了基础,凭借自身的魅力,Google所经过的地方,就会有邀请注册,这些邀请,恰恰是你能够通过搜索,在Google的地盘找到的。Google就是这样,让用户一步步的上了它的"道"。

Google的通行证,就是Google账户 ,你可以用Gmail账号登陆,也可以用其它的E-mail地址作为你的Google账户。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时候,即使你拥有一个Google账户,还是无法使用Google的一些服务,比如,Google AnalyticsOrkut 以及前一阵儿推出的Google Page Creator 。无法使用就会让人很自然的想些办法促成自己使用,比如可以找到Orkut的用户给自己发邀请,但对于Google Analytics和Google Page Creator就没有什么好方法了。我个人认为,没有邀请并限制注册是Google继邀请之后的另一种"道",一方面,像Google这么酷的公司,不可 能一直吃邀请的老底儿,显得没有新意;另一方面,限制注册、排队等候则更显得"物以稀为贵",它最大限度的激发了用户的好奇心,并让一大批没有得到使用权 的用户紧紧地贴在它周围。这时候,千万别忘了你的Google账户,这些都是通过你的Google账户把信息传递给你。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那就是 Google太酷,让你无法抗拒的酷。

现在的Writely,也出现了Google的星标,用过Gmail的人都不会陌生,一个小图标, 就能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加上Google的搜索功能,让用户能够方便的查找需要的数据。相信,Writely很快就会让用户更快捷的访问和使用,多种 语言的版本也会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便利。在Writely,有了一种新的方式,排队等候或者邀请,呵呵,不知道Google还会有什么新的组合方式让你上 道。

Watchfire WebXACT


Watchfire WebXACT这样介绍自己:

WebXACT is a free online service that lets you test single pages of web content for quality, accessibility, and privacy issues.

在Page URL输入你所想要查看的网页地址,WebXACT会为你做出以下分析:General、Quality、Accessibility、Privacy。这四大项其中,还包括了许多和该网页相关的信息,比如,Properties、Page Content、Page links等,甚至还可以查出网站中包含了多少张图片,总共占据了多少空间等详细信息。这里是它的帮助信息,如果使用之后,感觉它不错,也可以在这里把它加到你的网站上。

个人感觉,WebXACT的分析还是很详细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BlogEveryWhere


3月9日,微软发布了Windows Live Search的Beta版,在这里没有什么改变,不过在Live这里,有了明显的变化。

通过右图,可以看到在搜索框那里,有了一个提示:Find anything using the new Windows Live Search!用户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将其关掉。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提示,它提醒用户:Windows Live Search的新版本已经在运行了,在这里会有更好的搜索体验;另一方面,它也宣布了微软对于Live战略的决心,以及对竞争对手的宣战。新版本的搜索引擎希望能够带给用户两个感觉 - 强大、简洁,它甚至去掉了搜索的按钮。

在搜索框下面,"Make live.com yours"显得格外醒目,登陆后,可能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Sign in后,最上方仍旧是搜索框。在使用这个新的搜索引擎后,发现的确"简洁",没有了Google式的"1 2 3"的分页显示搜索结果,而是使用了一个上下滚动条来显示所有结果。在搜索结果的右上角,有一个可以左右托动的按钮,默认在中间位置,即搜索结果中有对应的简介及链接地址;最左边,是最简单的搜索结果,只有对应的链接地址;最右边,是最详尽的搜索结果,可以在搜索结果中,继续搜索 - Search within this site,我很喜欢这个功能,相当于Google的站内搜索。你还可以把搜索结果"Add to live.com"。

在搜索框的下方,是"Stuff"栏,采用了Live Hotmail的三栏显示内容的方式。你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并把它们加入你的页面,比如,把Fun中的Flickr加入你的页面中,你也可以加入你感兴趣的Feed。在"My Stuff"中,可以看到你的订阅。没有广告的三栏显示,显得更加有层次,更清晰。

在Stuff栏下面,是Page栏。在这里,你可以增加或者删除页,并且为页面取名字。比如,我把我的Page 1 命名为"Blog",以后,就能够很方便的根据页面名称找到我需要浏览的内容。我把Loadmemory的Free Talk放在了我的Blog页,现在,除了能够看到我所规定的内容数目,还可以看到最新发表的文章中的图片或者Feedburner的相关提示。页面的右下方,是"Mail"栏。一些"首尾相应"的渐变色点缀了Live中的一些栏目。

我个人对以上Live的改进,感觉挺好,当然,既然打出了Windows Live Search的招牌,更需要对搜索结果作进一步的努力,我用同样的关键字,在Google得出的搜索结果数字为9790,而在Live Search中为449,可以看出,Live Search的搜索结果数目仍然和Google存在较大差距。

BTW: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使用体验和感受,更多的信息,请参考这里

Windows Live Search


3月9日,微软发布了Windows Live Search的Beta版,在这里没有什么改变,不过在Live这里,有了明显的变化。

通过右图,可以看到在搜索框那里,有了一个提示:Find anything using the new Windows Live Search!用户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将其关掉。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提示,它提醒用户:Windows Live Search的新版本已经在运行了,在这里会有更好的搜索体验;另一方面,它也宣布了微软对于Live战略的决心,以及对竞争对手的宣战。新版本的搜索引擎希望能够带给用户两个感觉 - 强大、简洁,它甚至去掉了搜索的按钮。

在搜索框下面,"Make live.com yours"显得格外醒目,登陆后,可能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Sign in后,最上方仍旧是搜索框。在使用这个新的搜索引擎后,发现的确"简洁",没有了Google式的"1 2 3"的分页显示搜索结果,而是使用了一个上下滚动条来显示所有结果。在搜索结果的右上角,有一个可以左右托动的按钮,默认在中间位置,即搜索结果中有对应的简介及链接地址;最左边,是最简单的搜索结果,只有对应的链接地址;最右边,是最详尽的搜索结果,可以在搜索结果中,继续搜索 - Search within this site,我很喜欢这个功能,相当于Google的站内搜索。你还可以把搜索结果"Add to live.com"。

在搜索框的下方,是"Stuff"栏,采用了Live Hotmail的三栏显示内容的方式。你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并把它们加入你的页面,比如,把Fun中的Flickr加入你的页面中,你也可以加入你感兴趣的Feed。在"My Stuff"中,可以看到你的订阅。没有广告的三栏显示,显得更加有层次,更清晰。

在Stuff栏下面,是Page栏。在这里,你可以增加或者删除页,并且为页面取名字。比如,我把我的Page 1 命名为"Blog",以后,就能够很方便的根据页面名称找到我需要浏览的内容。我把Loadmemory的Free Talk放在了我的Blog页,现在,除了能够看到我所规定的内容数目,还可以看到最新发表的文章中的图片或者Feedburner的相关提示。页面的右下方,是"Mail"栏。一些"首尾相应"的渐变色点缀了Live中的一些栏目。

我个人对以上Live的改进,感觉挺好,当然,既然打出了Windows Live Search的招牌,更需要对搜索结果作进一步的努力,我用同样的关键字,在Google得出的搜索结果数字为9790,而在Live Search中为449,可以看出,Live Search的搜索结果数目仍然和Google存在较大差距。

BTW: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使用体验和感受,更多的信息,请参考这里

邮件地址已成为IM必夺之地


这里,你可以看到Google实验室的Vioce Search页面。Vioce Search这项服务应该还在测试中,并没有对外公布。在这个页面,有一个红色的警示框:

Sorry,this demo is currently unavailable - please check bach in a little while.
抱歉,这项测试目前无法试听 - 请稍后再来检测。


在这下面,给出了使用这项服务需要遵循的4个步骤:

1. Pick up the phone and call the automated voice search system at (650) 623-6706.
用电话拨打(650)623-6706这个自动语音搜索系统。

2. After the prompt Say your Search Keywords, say your query to the system.
在提示音后说出你的搜索关键字,给系统说出你的质疑。

3. Click this link and a new window will open with your voice search results.
点击这个连接 一个新的窗口将开启你的语音查询结果。

4. Say another query, and the new window with the search results will be updated with the new results.
说另一个质疑,一个新的搜索结果会被更新在这个新的窗口中。


下面还有一些更多关于结果页、使用这一系统提示和请帮助我们的内容,还可以加入这个Group和其他人一起讨论。这张图片是我做的截图。

由于还不能试用,所以更多的介绍只能等在这项服务公开测试的时候了。

Google要推出Voice Search


这里,你可以看到Google实验室的Vioce Search页面。Vioce Search这项服务应该还在测试中,并没有对外公布。在这个页面,有一个红色的警示框:

Sorry,this demo is currently unavailable - please check bach in a little while.
抱歉,这项测试目前无法试听 - 请稍后再来检测。


在这下面,给出了使用这项服务需要遵循的4个步骤:

1. Pick up the phone and call the automated voice search system at (650) 623-6706.
用电话拨打(650)623-6706这个自动语音搜索系统。

2. After the prompt Say your Search Keywords, say your query to the system.
在提示音后说出你的搜索关键字,给系统说出你的质疑。

3. Click this link and a new window will open with your voice search results.
点击这个连接 一个新的窗口将开启你的语音查询结果。

4. Say another query, and the new window with the search results will be updated with the new results.
说另一个质疑,一个新的搜索结果会被更新在这个新的窗口中。


下面还有一些更多关于结果页、使用这一系统提示和请帮助我们的内容,还可以加入这个Group和其他人一起讨论。这张图片是我做的截图。

由于还不能试用,所以更多的介绍只能等在这项服务公开测试的时候了。

Protopage - 一个不错的个人中心


Protopage是什么?Protopage=personalized news(个人化新闻)+sticky notes(有黏度的笔记)+weather(天气)+bookmarks(书签),这些全都在一个页面内。你不一定要注册,就能够建立自己的Protopage,不过注册后,会有一个
http://www.protopage.com/yourname的二级域名,在邮件中激活,就可以使用了。我的Protopage在这里

Protopage的功能、形式其实和Google的个性化主页有点像,不过,Protopage可以共享给朋友,当然,你也可以把自己的Protopage设置为私有,登陆个人Protopage后,在右下角有1,2,3字样,将鼠标放在某一页上,会出现一个锁的图标,锁上为私有,打开锁为公共。

除了上面所说的功能,在个人页面中,还会有"Quick Searches"、"My quick links"功能。在"edit"上面停留鼠标,就会看见相应功能提示。在对一些功能作了修改后,Protopage会为你自动保存结果。有趣的是,Sticky Notes可以随意调整文字颜色、背景颜色,还可以进行HTML编辑,几乎所有对文字进行的编辑功能,这里都有,你还可以随意托动notes到你想要它留下的位置。

在你的Protopage页面中,还可以增加你的Gmail收件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背景颜色,随意改动布局,可以增加news feed,速度也不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用一下,它是免费的哦。

互联网、记忆

我曾经写过一篇《便于记忆的真谛》,互联网会记忆,凡存在过的必留下痕迹。 这个记忆,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我们都知道的;另外一层,就是帮助你找到记忆。越来越多的Blog中开始出现建立在各个搜索引擎基础上的"Search本站",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记忆。比如,某篇文章,曾经看过,在你还想再看一次的时候,找不到了,有Search本站,可以轻松的找出它。在这里的域名刚申请下来,Google还没有搜索到这里的时候,我真得有点着急,还好,两天的时间,Google来了,你现在可以使用这里的"Google本站"了。

互联网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图书也开始被搬到网上,学生写论文,更多的是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这种方便绝对是前无古人的。相应的,搜索也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效率。需要什么,就去搜索什么。

刚开始学上网的时候,我对上网的概念,就是聊天。也许现在,很多人学上网,是从搜索开始的。对于我们来说,记住baidu.com当然要比记住google.com来得容易,而专业人士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涉网不深的用户而言,参考价值不大,因为baidu.com里面的内容,已经足够大多数人"消化"了。

现在,搜索类别也分多样,本地搜索、学术搜索等等,这样,无非是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记忆"。搜索当地的茶秀,当然用本地搜索更准确。要出门,有地图给你搜索。记不住这么多地址,还有很多的书签,帮你记忆那些让人头疼的地址。

你试着在搜索引擎里搜索过自己或者别人吗?有时候,答案会让你吃惊的。早已经遗忘的,现在都能找回来。这些,都是你或者别人的网络轨迹。